•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导航 > 公众服务平台 > 作物检测

    服务导航SERVICE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19 浏览 :28609 发布人 :管理员字体: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基本信息

    名; 称: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英; 文 :National;Research;Center of

    ;Rapeseed; Engineering;      

           and;Technology

    成立时间:2002
    验收时间:2006
    隶属部门:科技部
    负 责 人:傅廷栋

    联 系 人:熊秋芳
    联系电话:027-87280009

    ;

    ;

    研究内容(工作内容)
    ;
    1 、油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引进 、发掘和创建新的低硫苷(硫苷低于40μmol/g)、新的雄性不育(不育率>98%,不育度>95%,高油酸(>70%),低饱和脂肪酸(<5%)抗耐菌核病(比中油821病指降低20%以上)、抗除草剂、适合机械收割抗裂角等资源,并应用于品种改良。

    2、选育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30μmol/g,油份高于41-42%(高油份品种含油量达45%),耐菌核病与中油821相当的组合(品系) 。

    3、选育适合西北地区麦后复种双低饲料油菜的品种(硫苷含量<30μmol/g饼、芥酸<2%,亩产鲜草3,干样粗蛋白含量>20%,粗脂肪含量>3.5%,纤维素含量<12%,无氮浸出物>35%),并对其加工技术及生态条件影响进行的研究。

    4、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产业化研究 。包括保优、节本 、增效简化 、免耕直播、免耕移栽等耕作工艺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5、油菜籽加工新工艺技术研究。开展菜籽干法脱皮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和低温冷榨技术的研究,优质油脂和饼粕精深加工工艺和技术的研究等。

    6、建立双低杂交油菜 、亲本及常规油菜原原种、原种繁殖基地和双低杂交种制种及双低常规种繁殖基地 ,并制订出杂种制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7、信息 、品质检测及人才培养 。

    a 、建立油菜生产、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网络 。

    b、每年培训推广单位及企业技术、管理人才20-30名,培训农民技术员200人次 ,结合油菜育种 、生产、加工等产业化环节,培养博士 、硕士研究生4-6名。

    c、油菜品质性状分析技术标准的制订;硫苷、蛋白质 、脂肪酸NIRS分析模型的建立;建立符合国际ISO系统分析标准的硫苷、芥酸、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分析测试模型1-2套。

    ; 8、向社会开展开放式服务。

    9 、建立成果转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

    ;

    近五年取得的成绩

    ; 1
    、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油菜新品种41个 。2005年国家审定油菜品种18个 ,中心科技人员育成12个,占2/3。中心是我国育成(审定)油菜品种最多的单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其中授权专利12项,鉴定成果8项 ,品种保护2项。发表论文260余篇 。中心的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如华协1号已出口到蒙古、巴西等国家,多个杂交种正在巴西、阿根廷试验 ,探索了我国油菜品种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 。

    2、已培育出一大批高产、双低、抗耐病、广适性杂交油菜新品种及常规油菜新品种。它们的产量、抗性均超过常规双高品种,从而促进了双低油菜和杂交种的普及率,杂交油菜由原来的45%左右提高到60%,是第一个大面积种植双低杂交油菜的国家,居国际领先水平 。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达2500万亩,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1/4。

    3、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双低油菜脱皮冷榨膨化工艺技术 、双低油菜饼粕精深加工技术、双低菜籽油深加工技术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并建立示范和中试线8条 。

    4、中心已成为我国油菜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主要基地。中心先后为全国各科研教学单位培养、输送了100多名与油菜研究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是全国培养油菜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最多的单位。200510月中心承办了油菜基因组国际研讨会 ,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国和国内知名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心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于20073月成功承办了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 ,到会代表近900人。

    5 、中心联合全国种子企业,建立了油菜生产、市场 、销售信息服务网络,覆盖湖北、湖南、江西、江苏 、安徽 、新疆、甘肃 、内蒙 、云南等10多个省市 。中心每年通过举办培训班 、学术会议和现场观摩会 、全国油菜产销衔接会等多种形式培训企业技术、管理人才40余名;每年在示范基地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23次,累计培训农民技术员2500人次 ;发放新品种 、新技术宣传资料10万余份,并现场进行技术咨询服务。

    6、在湖北、安徽、河南  、甘肃 、青海等省建立了双低杂交油菜亲本繁殖基地、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和常规油菜的种子生产基地18个,试验示范基地12个。年制种300万公斤 ,推广面积1500万亩。

    7、依托中心成立了武汉国科油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成果转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中心主任傅廷栋院士;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
    反馈

  • XML地图